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微故事: 曱甴仔夜話 2 (東加豆)

 微故事: 曱甴仔夜話 2 (東加豆)

(小強)心情很複雜,牠還是向那塑膠的傢伙請教。牠站在(阿玩)身旁:"喂,可以指點迷津嗎?我不是奢望被呵護,只想不被追打,不想被踩扁都那麼突然。" 小強聲音細如蚊蠅,語氣裡卻帶著不甘。

(阿玩)的塑膠眼珠紋風不動,但開始吐出一字句:"很簡單,最重要是不能動、不能動。不能動、不能吃,還要會反光"

"不動、不動。不動、不吃!那我豈不是成了鹹魚?" 小強差點跳起來,觸鬚激動地掃過阿玩的包裝盒。"拜託,我是曱甴啊!我一生都是在找吃,不能動不能吃,不如直接死掉算了!"

阿玩的塑膠觸鬚輕輕一擺,頭上彷彿多了一頂四方帽,和拿著一支指揮棒,它說:"主人就是喜歡我們不動不吃,這樣就不會污糟邋遢。"

這句話像噴了殺蟲劑,小強忍不住反駁:"不是他們先搞得屋企污糟邋遢嗎?我都是被染污呀!"

為了不再過著拖鞋底下的命運,小強咬著牙關上第一課。(塑膠美學)。首先是(不動),不管老陳經過,或是舉起拖鞋,伸出大腳板,就是死命忍住不動,心不動,觸鬚就不會動。

接著是(發光)。小強想盡辦法在身上沾了螢光粉,想搞個高級質感,卻弄得全身黏糊糊,路過的曱甴都指著牠來笑。

最要命的是不吃。老陳吃麵包,碎屑散落一地,小強口水都快流成河,牠默默唸:"不能吃!不能吃!想被呵護就不能吃。"

但食物的氣味實在太吸引人,尤其在深夜,香噴噴真是誘惑,但臭崩崩那種極端的異味,也有其吸引之處,就如人喜歡吃蝦醬、皮蛋、榴槤和臭豆腐一樣。何況,臭氣更是曱甴隱形斗篷,它能掩蓋曱甴本身獨特的酸油體味,可避過那些飛鳥、爬蟲等的襲擊。


香噴噴是一種暴力,最後牠還是衝了過去,吃得滿嘴都是。

結果老陳回頭一看!見狀整個人彈起,氣得頭頂仿佛冒煙,他抓起殺蟲劑就噴。小強慘叫一聲!氣力盡失,隨即暈陀陀,接著一幕幕的畫面,都曾經在牠腦海出現過。老陳凶狠的表情,抬起他的大腳,牠看著深藍色的拖鞋底,老陳左腳一踢!右手一拍!牠連奄奄一息的機會也沒有,小強就這樣死去了。

沒有人理解老陳的行為,他咬定小強是頭號眼中釘,事實,他屋企的曱甴超過一百隻,會爬、會跳、會飛的都有。

這一切都收在阿玩雙眼底下,它想告訴他,曱甴不是他想像中的。爛葉剩飯、腐爛食物牠們都把它變成肥料,牠是地球上的清道夫,曱甴有牠的貢獻,鳥兒蜥蜴靠牠們飽,而且把曱甴吃得津津有味。不過,即使阿玩在說什麼,老陳根本聽不進耳,他只黏著身旁那紅頭髮豐胸的女人。

女人說:"這曱甴很嘔心!" 

"好!好!" 老陳手起一揮,乾脆利落。

阿玩一仆一碌散在地上,透明膠殼破裂,阿玩忽然覺得老陳很邪惡,它很想逃回工廠。

可看樣子,它和小強的命運將會一樣。


完!

寫作日期:2025年9月30日 

完成時間 : 15:01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曱甴仔夜話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9/1_29.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微故事: 曱甴仔夜話 1 (東加豆)

 微故事: 曱甴仔夜話 1 (東加豆)



深夜十一點半,城市逐漸安靜下來,但老陳的書房還殘留著一絲昏黃的光。對曱甴(小強)來說,這不是寧靜時光,這還是覓食高風險的信號。牠沿著牆角陰影,以標準的動作爬行,動作精準得像受過特種訓練,觸鬚四處掃描。活下來,本來就該有套這樣的求生手冊。


一個急轉彎,牠突然煞住。


書架第三格,那本厚厚的《存在與虛無》旁邊,多了一隻(同類)。那是一隻曱甴,體態完美,色澤油亮,在燈光下反射著均勻的光澤。小強心裡一緊,正準備發出領地警告的資訊素,卻發現不對勁。


那傢伙,一動不動,既沒有臭味,連呼吸的微顫都沒有。


"喂,新來的?"小強試探性地問。


沒反應,空氣中只有老陳滑手機的細微聲響,小強鼓起勇氣靠近,用觸鬚輕輕一碰。


硬的、冷的。剎那間,一股混合著荒謬與憤怒的情緒湧上心頭。不是同類,是塑膠殼的冒牌貨。


"搞什麼……" 小強喃喃自語。


這時,老陳突然起身,小強本能閃電般鑽進書脊後。只見老陳拿起那隻玩具曱甴,用指尖溫柔地擦它,嘴角還帶著一絲笑意,接著和塑膠曱甴自拍,然後呵護地放回原處,彷彿完成了一場儀式。


這一幕,像根細針,刺痛了小強。同樣是曱甴,命運為何如此不同?


"我不同你的!"壓抑不住的聲音在小強的腦海兜兜轉轉。


老陳關燈又關門,小強馬上跑去書架第三格問究竟。"哼!假貨!" 小強再次說。


突然,小強看到它轉過身,用一種天真無邪的語氣說:"你好,新朋友!我是(阿玩),很高興認識你。"


小強呆了一下,沒想到這隻假貨竟然會說話。


***


小強沒想到會和阿玩會成為朋友,也許它是塑膠品,至少不會和牠爭吃。


"我不同你!我是小強,一隻被人類追殺的真曱甴。"


阿玩彷彿要被啟動才功能說話,眼睛像玻璃珠,曱甴鬚動著都很有節奏,它天真地問:"我們都是曱甴,有什麼不同呢?"


"主人一直盯著我,想殺死我,只是我比他靈活,他才無法得手。" 小強的聲音充滿苦澀,"我連自己也討厭自己。"


"為什麼不喜歡自己呢?" 阿玩的語氣真誠和困惑。


"會有人喜歡曱甴的嗎?" 小強反問。


阿玩說得理所當然:"主人老陳不就是喜歡曱甴嗎?他買我回來呀!"


"他是喜歡你,但不是喜歡我呀!" 小強幾乎要笑出聲,那笑聲卻比哭還難聽,"他見到我的話,肯定一腳踩死我!"


阿玩沉默了,"吓!他要踩死曱甴小強,但又買我塑膠曱甴阿玩..." 它的塑膠腦袋似乎無法處理如此複雜的邏輯。"這不是很矛盾嗎?" 


"人嘛,成日都自相矛盾架啦!" 小強丟下這句話就溜走了。


因為書房外傳來腳步聲,老陳例行深夜上廁所,順便巡邏搜索了,阿玩看到小強馬上縮回了黑暗裡,它也關機。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9月29日 

完成時間 : 14:34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微故事: 彩虹和廁所之間 2 (東加豆)

 微故事: 彩虹和廁所之間 2 (東加豆)

彩虹出現,再普通不過的,(阿日)用不著大驚小怪,不過想一下,又確實不合邏輯,他家廁所終日要開燈,一絲光都鑽不進,哪裡來一條彩虹?


(阿美)從廁所出來,瞧了他一眼。"你今日好得閒?對住塊地板發呆,係咪又想買新鏡?" 阿日支吾以對,心底那抹藍光卻如幽靈般揮之不去。這天上班,他魂不守舍,連電腦螢幕上的數字彷彿都是七彩的顏色,同事問他是否身體不適,他苦笑:"可能係廁所氣體中毒啩。" 說完自己先笑起來,荒謬得連自己都信了三分。

週末午下班回家,阿日第一時間衝入廁所,關上門,屏息等待。什麼都沒有,瓷磚還是那瓷磚,水漬還是那水漬,他有點失落,隨手拿起清潔劑噴了兩下,抹了抹鏡子,就在這時,一道微弱的紫光從鏡角滲出,有一點點害羞,試探著空氣。


"你返嚟咯!" 阿日脫口而出,說完自己都覺得荒謬。但那光真的顫動了一下,然後收束成一小片迷你彩虹,這次不像早晨那般張揚,反而像個遲到的客人,猶豫地在洗手盆邊滑行。

這次阿日不再多嘴,他不出聲,只靜靜觀察。彩虹光似乎有自己的情緒;當他焦躁時,紅色部分會閃爍不定;當他平靜下來,藍綠光便如流水般舒展。他嘗試用不同物品試驗:牙刷靠近時光會散開,毛巾蓋上則會從纖維縫隙中鑽出,像在玩捉迷藏。最奇妙的是,當他想起年輕時與阿美在長洲看星夜的往事,整個光斑會化作一片柔和的紫,彷彿在說 "我記得"。

這秘密成了阿日的廁所哲學時間,他總是趁阿美不在時,與這道彩虹光共處十分鐘。它會靜靜待著,有時變幻形態,甚至類似的笑臉。"點解我好似偷情咁?" 他咕噥自語。


某日阿美大掃除,要徹底洗廁所:"呢塊鏡都黃咗啦,換塊防霧鏡啦!仲有呢啲地磚,睇咗幾十年唔悶咩?" 阿日心裡一驚,表面卻要裝作若無其事:"換咗會唔會風水唔同啊?我近排幾順喎。"

阿美瞪他一眼:"你幾時信風水?定係廁所有咩秘密?"女人直覺有時準得可怕。

這晚阿日失眠了,他想起彩虹光穿透手指的溫暖,想起那種被理解的感覺,中年男人的孤獨,原來連一道光都看得明白,他決定要阻止阿美。

第二天,他藉口廁所漏水,請了師傅檢查。師傅說要換水管就要拆幾塊磚。阿美皺眉:"咁麻煩?不如成個廁所裝修啦!"阿日急中生智:"唔好!我問過師傅,話呢個位係財位,亂敲會破財!" 師傅在旁一臉茫然,但是男人的秘密,師傅還是配合地點頭。結果:只換鏡子,地磚保留。阿日鬆了口氣,卻沒察覺阿美眼中閃過一絲耐人尋味的光。

新鏡子裝上那天,彩虹光消失了,無論他如何調整角度、噴水霧等,光都不再出現,阿日竟然為了一道光而有某種中年危機的失落。

直到某個雨後的早晨,阿美突然說:"睇下,幾得意。" 她指著牆角。一道小彩虹從新鏡折射而出,精準落在昔日老位置。

"我特登揀咗有曲度的鏡。" 阿美若無其事地說,"等光可以彈去呢個位。你近排成日睇呢個位嘛!"

阿日怔住了。原來她一直知道。

"廁所彩虹其實係光學現象同濕度嘅結合,不過,最重要係觀察者個心,神奇的幻影並不在於光裡,而是心願意看見的人。" 阿日忍不住把(偷情)的心事告訴 A I,機械人就這樣回應。

阿日忽然握住阿美的手,兩人的影子落在彩虹上,融成一片溫暖的顏色。

從此,廁所還是那個廁所,只是每天清晨,會有兩道身影擠在裡面,安靜地看幾分鐘彩虹。

有時阿美會說:"其實都係光啫。" 

阿日就會笑:「係啊,不過就當是免費視覺藝術。”

阿日終於發現光彩的來源,原來對面拆樓,石屎的阻擋終於遠離廁所了!

完!

寫作日期:2025年9月23日 

完成時間 : 14:42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彩虹和廁所之間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9/1_22.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微故事: 彩虹和廁所之間 1 (東加豆)

 微故事: 彩虹和廁所之間 1 (東加豆)



(阿日)已經五十出頭,日子過得像舊時鐘,滴答滴答,走得準時卻無驚喜。他住在九龍區的中產樓房,現在已像老舊的唐樓,廁所是那種狹窄的空間,瓷磚泛黃,馬桶邊上總有點水漬。他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進去那裡,刷牙洗臉,順便發呆。窗戶高高在上,陽光偶爾從縫隙溜進來,灑下斑駁的光影,讓他想起年輕時的胡思亂想。


那天早上,阿日如常推開門,準備完成人生第兩萬次刷牙儀式。這時,陽光正好以一個奇怪的角度射入,擊中了鏡子,又彈到地板上。突然,一道彩虹光斑出現了,像個調皮的圓點,紅橙黃綠青藍紫,層層疊疊,七彩分明,彷彿有呼吸節奏,一收一放,似練氣功,阿日呆住了,手裡的牙刷還滴著水,他蹲下來,伸出手指輕輕試探,那光斑竟微微顫動,好像在回應。他心想,這是幻覺吧?昨晚多喝了杯啤酒,還是年紀大了,眼睛花了?


但那彩虹不走,它伸長成條狀,像一條小河,從馬桶邊流向門口,但有時卻會散開一點點。阿日跟著它,腦海閃過兒時的記憶:小時候在浴室玩水,在廁所洗米,在米缸小便,現在呢?生活像這瓷磚,硬崩崩,雖然偶爾有光,但也只是路過。他試著用毛巾蓋住它,誰知光斑從邊緣滲出,變得更亮,紅色部分像在生氣,閃爍不定。這生活的小插曲讓他笑出聲來:"喂,你這傢伙,別鬧了,我還得上班呢。" 他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像個傻瓜,卻又莫名開心,像是久違了的輕鬆。

彩虹似乎聽懂了,藍色部分湧現,帶來一股涼意,讓阿日想起中年危機那種隱隱的憂鬱。理智告訴阿日,這不過是光碰上水氣,再撞鏡子,一場物理的即興演出。可內心卻湧起了好奇:"為什麼偏偏在廁所?這地方,人最赤裸,心最鬆懈,連秘密都藏不住,究竟是魔法嗎?專揀最放空時出來?


阿日決定追蹤它,他關上門,蹲在地板上觀察。那光斑開始扭曲,一時像一條光速,隱約又在另一邊透出:顏色構成的世界,紅是熱情,綠是平靜。當然,可能有些人覺得紅色是目標,綠色是懦弱。阿日心跳加速,伸出手去碰,誰知手指竟微微穿過,觸到一絲溫暖。


就在指尖快要穿過光的瞬間,門外傳來一聲:"阿日,你暈咗喺度?定係便秘?" 他嚇一跳,手縮回來,是老婆的聲音,仿佛像未按停的鬧鐘:"你暈咗喺度...定係便秘?你暈咗喺度...定係便秘?你暈咗喺度...定係便秘?" 彩虹光瞬間黯淡,好像在嘲笑他的膽小。但它沒完全消失,只剩一絲藍光,好像等他回應。他擦擦汗,走出門時,心裡癢癢的:"這是巧合,還是什麼?總之,就不像平時,這廁所幾乎沒有光進入的,四周圍的高樓大廈阻擋,早午晚都要開廁燈。


阿日的老婆走進來,一手把他推開,然後施施然坐在廁塔上,阿日看到那些彩虹光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刻,阿日覺得膽小的不是自己,而是彩虹光...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9月22日 

完成時間 : 14:53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微故事+閱讀分享: 印之味 (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體驗手記)

 微故事+閱讀分享: 印之味

(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體驗手記)








在香港的某個午後,(忠仔)坐在銅鑼灣一間寧靜的咖啡館,翻閱著一本名為《印之味》的書。繁忙都市裡,他尋求的是一種心靈的寧靜與解答,而這本書正好填補了他對異國文化的好奇與渴望。輝是一名文化研究者,總是試圖用多元視角理解世界。他欣賞這本書在印度文化的生動描述,作者以親身體驗融入了宗教、社會和日常生活的細節,讓印度由浮光掠影變得立體且有趣。


不過,翻閱間,他心中亦泛起了矛盾。一位摯友曾直言,這書過於輕描淡寫了印度的階級問題與種種社會矛盾,甚至像在包裝一個不切實際的(印度奇幻劇)。輝深知其中有理,但他更明白,閱讀的價值不只在於揭露真相,還在於敞開視野,去感受那份文化的豐富與複雜。書中所謂的(亂中有序)並非完美秩序,而是一種生活本身必須承受的張力與矛盾。


他也曾聽過另一些舌尖上的唱反調,認為作者的沉浸式體驗難免帶有西方觀察者的浪漫濾鏡,忽略了印度更加尖銳殘酷的一面。可是,忠仔在城市的喧囂中翻看時,卻感受到了一種情感的連結,文化不只是黑與白,還有無數微妙的灰色。這份連結,或許正是他從書中得到的慰藉。


回望窗外匆忙的人潮,他的思緒如那本書一樣,流動且多維。他明白,文化與人生如電影中的光影交錯,沒有所謂的全然光明或黑暗,只有那交織出來的豐富紋理。縱使有缺陷與誤讀,這本《印之味》仍為他點亮了另一種理解世界的門徑,讓他的心靈找到一絲寄託和探索的勇氣。


這本書,成了他與這紛亂卻美麗世界間的一則對話,斷續起伏,恰似人生本身。


微故事完!


書名: 印之味 (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體驗手記)

作者:水心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語言:繁體中文

書本分類:社會文化


《印之味》全書 17 萬字分五輯四十篇散文與百余張自攝照片作者以兩年駐印工作經驗用(味覺 — 視覺 — 觸覺)三條主軸把印度社會百態熬成一鍋(馬薩拉):香料、芒果、神祇、堵車、配額、暗殺、詩歌、動物、紗麗、冰淇淋…… 看似雜燴卻有內在敘事邏輯(先給感官甜頭再把讀者拉進歷史與制度深處最後回到個人如何與印度相處)。全書沒有學院行話也無(聖地打卡式)自我抒情語速舒緩細節飽滿可讀性高是中文世界少見(把印度寫得既香且辣又帶余甘)的在地筆記。​

味覺入口・文化破口​

作者先以(吃)破題:黃咖喱只是(出口轉內銷)想象真正主宰印度餐桌的是家家不同的馬薩拉(masala)。她走訪德里香料鋪紀錄(十幾種香料混到味覺極限)的化學反應並追問:為何印度人堅持(右手直接觸食物)?答案不止(衛生)──用手是(確認食物溫度、質地完成與神的交流)。受過高等教育的智庫學者同樣手抓午餐凸顯(精神重於物質)的印度現代性矛盾。​


芒果敘事學​

印度年產千種芒果作者選擇(阿方索)品種做(微觀史):十六世紀葡萄牙艦隊司令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帶來果苗殖民血腥史最後沈澱為一枚金黃色果實。詩人迦利布、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皆為芒果寫詩側證(甜)如何被轉化成(國族驕傲)。作者把芒果市場的(階級排隊)與外交贈禮的(國家儀式)並置指出:芒果同時是庶民充饑物與菁英象征(甜味)里有政治經濟學。​


服飾政治學​

作者親赴德里布料市場(一條龍)做衫紀錄(六米布裹出百種穿法)的紗麗如何因(露腰/遮腰)而引爆傳統 vs 現代、瘦身審美 vs 豐腴吉兆的爭論;再對比(旁遮比服)三件套為何成為(上班防曬防蚊首選)。她發現:(穿什麽)在印度不是個人選擇而是(認同政治)──2016 年莫迪把土布卡迪(Khadi)升格為(國民理念)一件棉衫即選舉符號。​


廢幣運動現場​

作者身歷 2016/11/8 莫迪突襲式廢除 500、1000 盧比紙幣。她以(換錢長隊)報導文學手法寫出(中產焦慮 — 底層災難 — 金融洗白)三層視角:外國人可憑護照(無限換新鈔)變相洗錢;農民因資訊落差以為(舊鈔變廢紙)而上吊;銀行職員加班到情緒崩潰。最諷刺是央行 2018 年報告:99.3% 舊鈔回籠(打黑)宣告失敗。作者把宏大經濟政策拉回(口袋里的鈔票)視角讀者能具體感受政策荒謬。​


暗殺與家族政治​

書中第三輯〈人間世〉以(三條血路)寫印度現代史:聖雄甘地 1948 年遭印度教極端分子槍殺;英迪拉・甘地 1984 年遭錫克教侍衛報覆射殺;拉吉夫・甘地 1991 年遭斯里蘭卡猛虎組織人體炸彈炸死。作者把(比爾拉寓所腳印小道)(英迪拉最後一次演說稿)等現場細節剪成蒙太奇指出:非暴力神話與血淋淋的家族詛咒並存正是(印度式矛盾)縮影。​

詩與賤民​

作者用 40 頁篇幅譯介 8 位印度當代詩人從達利特運動旗手達索爾(Namdeo Dhasal)到跨性別舞者納塔吉再到阿薩姆鄉村詩人蒲肯提供(社會 — 語言 — 身體)三維視角。她指出:印度詩歌最大傳統是(口語即詩)達利特詩人把紅燈區、石匠工地的粗話直接寫進詩對婆羅門精英文學生成(臟話沖擊)。書末附 12 首英譯漢詩填補了中文世界(印度當代詩)空白。​


動物倫理學​

作者記錄(猴子搶香蕉)(神牛堵車)(酒店狗睡門正中)等日常追問:為何印度人甘願把(城市主權)與動物共享?她歸因於(宗教 — 生態 — 法律)三重結構:法律上《防止虐待動物法》1950 年即生效;宗教上(萬物有靈);生態上(熱帶高溫+垃圾鏈+人獸長期協商)。結論:動物不是(風景)而是(市民)城市因此(鬆弛)也(失序)。

作者簡介:

水心,出生於八十年代,曾任職於比利時與印度等地,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工作經驗。現從事文學編輯的工作,同時兼顧寫作。其作品多見於《文匯報》及網易「人間」欄目,以富有藝術感的筆觸,闡述世界的多元面貌,致力於以文學的力量橋接不同文化與觀點。


全篇文章完!


記得: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記得,不管是健康資訊,書籍的分享,都是參考。每個人都不同,身體結構,思想價值,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更不要弄得神化。最想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身心都感到舒適。


寫作日期:2025年9月18日 

完成時間 : 9:39a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其它閱讀分享: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Q29sbGVjdGlvbjozODU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微故事+電影分享: 青春鼓王 (1967)

微故事+電影分享: 青春鼓王 (1967)

 

(十力卜)早就聽聞《青春鼓王》這部邵氏老片,奈何荷包羞澀,遲遲未能一睹風采。這天,邵氏影友會推出特價套餐,他二話不說,入了會,彷彿走進香港的美高梅,金碧輝煌的邵氏片場就在眼前。

 

電影開場,(凌雲)飾演的(孫志強),一出場就震懾了十力卜。那鼓聲,彷彿要把整個九龍半島從海底沖上天。他心想:"這哪是鼓王,根本是雷霆音魂附體!"(何莉莉)飾演的(黃麗真),更是美得理直氣壯,輕輕一笑都勾人心魄。十力卜看得如癡如醉,彷彿自己也踩上了舞台,成了那個揮灑汗水的鼓手。

 

然而,隨著劇情發展,十力卜開始感到一絲呆滯。一夜成名、三角戀、母子衝突,簡直是瓊瑤劇的翻版。這劇情太老套嗎?都是正常吧!別要貨比三家,既然是香港美高梅的忠實粉絲,那就追隨到底。他身旁的老影迷,卻看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讚嘆:"那時的電影就是這樣,簡單直接!"

 

電影結束後,十力卜走出影院,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真的,凌雲真的很帥,何莉莉美得讓人折服;另一方面,他又覺得這部電影空洞,好像什麼都沒留下。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金光閃閃的禮盒,裡面卻裝著一堆廉價的糖果。"十力卜心想。

 

他想起影評人朋友曾對他說過:"《青春鼓王》的技術無可挑剔,但劇情卻像臨時拼湊。導演想說的很多,卻沒有一個說得好。"

 

十力卜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他覺得,這部電影就像自己的地方,充滿了矛盾和衝突。既有繁華的一面,也有落寞的一面;既有夢想的一面,也有現實的一面。

 

"或許,這就是《青春鼓王》的魅力所在吧。" 十力卜對著空氣說話。

 

他決定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他的朋友,他說:"這並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但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尤其喜歡歌舞片的你。因為它記錄了香港的過去,也反映了香港的現在。"

 

十力卜知道,他的朋友一定會對這部電影產生不同的看法。有人會喜歡它的懷舊情懷,有人會批評它的劇情老套。沒關係,這電影都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一些痕跡。

 

微故事完

 

電影簡介

《青春鼓王》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67年推出的歌舞片,由擅長現代歌舞題材的日本導演井上梅次執導。井上梅次是一位以高效多產著稱的導演,在為邵氏工作的五年期間,就編導了共17部劇情片,其作品以大都會氣息、活潑快節奏和青春普普風著稱,為當時的邵氏電影注入了強烈的現代感。

 

本片是井上梅次繼《香江花月夜》後,再度為邵氏拍攝的歌舞片,看準了當時年輕人流行組樂隊的風潮,別出心裁地以「鼓手」作為主角,而非傳統的歌手或舞者,題材新穎。

 

 

跨國製作與文化融合:本片是香港邵氏與日本電影人才合作的典型代表。導演井上梅次、作曲家服部良一均來自日本。服部良一更是日本知名作曲家,曾創作李香蘭的名曲《蘇州夜曲》,其孫服部隆之也是日本當今著名配樂家。這種合作使得影片融合了日本電影的青春反叛元素和邵氏歌舞片的華麗風格。

 

音樂與主題曲:電影的主題曲《青春鼓王》由服部良一作曲,旋律動感。這首歌改編自日本電影《嵐を呼ぶ男》的主題曲,該片由石原裕次郎主演並主唱。這首主題曲後來也被改編為台語廣告歌,在台灣廣為流傳。電影中凌雲與陳鴻烈的鼓技對決,也容易讓人聯想起美國爵士樂隊領班班尼·古德曼與鼓手Gene Krupa 的經典演出橋段,呈現了跨文化的音樂交流。

 

劇情:

影片講述了醉心音樂的船員孫志強(凌雲 飾)被「火花大樂隊」經理黃麗真(何莉莉 飾)發掘,頂替了原來的「金臂鼓王」趙查利(陳鴻烈 飾),一舉贏得「雷霆鼓王」的稱譽,並與黃麗真相戀。然而,火速成名帶來了同行的妒忌(尤其是趙查利)、愛情的挫折,以及母親對其音樂事業的不認同。

 

夢想與現實的碰撞:電影核心是青年追求夢想與傳統家庭期望之間的衝突。孫志強放棄穩定的船員工作,選擇充滿不確定性的音樂道路,體現了1960年代年輕一代對自我價值和興趣的追求。

 

名利場的誘惑與陷阱:影片也描繪了演藝圈的現實與陰暗面,如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成名後的壓力等。趙查利作為反派,代表了被名利腐化、忌賢妒能的的一面。

 

愛情與事業的抉擇:孫志強與黃麗真的感情線,不僅是浪漫愛情,也摻雜了事業上的互利與考驗。

 

技術與藝術成就

攝影與剪接:本片由華乃培攝影、姜興隆剪接。邵氏的闊銀幕美學在井上梅次的指揮下得到充分發揮,畫面構圖精準,景深運用得當,角色調度流暢。影片節奏明快,轉場俐落,尤其結尾音樂會一場戲,交叉剪輯了現場演出、電台直播和無線電視轉播的畫面,生動呈現了當時新興媒體的面貌,也顯露出邵氏對現代化媒介的擁抱態度。

 

歌舞場面設計:有別於傳統以歌手或舞者為核心的歌舞片,《青春鼓王》的重頭戲在於凌雲與陳鴻烈的打鼓表演。導演井上梅次特意設計了這些展示鼓藝的段落,令觀眾耳目一新。據報導,凌雲為此片親自苦練爵士鼓,練到老師稱讚他有職業水準,其敬业精神值得稱許。

 

豆粒: 7.4 粒豆 (10粒豆為滿分)

 

全篇文章完

 

寫作日期:2025年09月17日

時間 : 14:06pm

文. 東加豆

圖. 取自網絡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