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微故事+電影分享: Emmanuelle (艾曼妞) 1974 (東加豆)

 微故事+電影分享:  Emmanuelle (艾曼妞) 1974 (東加豆)


(十力卜),名字聽來像個未解的哲學謎題,人如其名,在香港的鋼筋水泥叢林裡,她活得像一朵玫瑰,拒絕妥協,刺多於香氣。N年前,她曾沉迷一首名為《Emmanuelle》的歌曲,那旋律慵懶迷幻,似遠方吹來的風,安撫她那片乾涸的內心。她幻想著電影裡那位名為艾曼妞的女子,必定是個既誘人又自由的靈魂。


終於,一個百無聊賴的某日,十力卜發現藝術中心放映這齣1974年的電影《艾曼妞》。從網上訂票、乘車、進場她都滿心期待,結果卻像一盆冰水,從頭淋到腳。


“這就是所謂的情色經典?”看完電影,十力卜盯著大銀幕喃喃自語,語氣中透著幾分荒謬:"演員們的表現簡直爛透,女主角 (Sylvia Kristel) 在每個場景中都顯得很敷敷衍衍,她到底有沒有入戲?"



故事?幾乎不存在。所謂(異國情調)也只不過是一種包裝,這些美麗的畫面卻無法掩飾影片對泰國本身的態度,也帶著貶意的,獵奇式的心態。它只關注貧窮和(神秘)的刻板印象,使泰國人(無論男女)看起來像西方幻想的背景道具。情節空洞,對白膚淺,唯一的目的似乎就是展示赤條條的肉體和淫念。"我不否認它是藝術,因為藝術本身就是很抽象,更可以很低俗,就以今天來說,看了一場彷彿是剝削女性身體的廉價藉口!"十力卜感到怒火中燒,那些女性角色,存在的意義似乎只是為了取悅男性或擺出性感的姿勢,簡直是侮辱。


畫面是漂亮,70年代的泰國風景與室內設計,確實有種懷舊的美感。Emmanuelle 這浪漫又夢幻的歌曲也令十力卜非常陶醉,但現在她卻無法用同樣的心情欣賞它了。


隔天,十力卜與閨蜜阿May在咖啡廳碰面。阿May是個文藝女青年,對電影頗有研究。


阿May聽完十力卜的吐槽,笑了笑:”噢.. 拜託! 這片在1974年可是AV界的文青片,聽說賺的錢夠買下半個泰國!”


對十力卜來說,該片對女性角色的刻畫方式,簡直讓人作嘔!還有那些性愛場面,拍得毫無靈魂,簡直就是把出色的攝影人和作曲人降價!”


阿May又突然文青魂上身:”有人覺得它解放了女性,有人覺得它貶低了女性....《莊子》云:(道可道,非常道。) 每個人看到都不同。”


“道你個頭!一句話,鹹濕佬的意淫之作,是沒有腦的文青在扮高深。”十力卜毫不保留地說。


最後,她們看著咖啡渣頓悟:”這片根本是時光膠囊,裝著1970年代直男的幻想,幸好現在連A片都要考究劇情了,雖然...也只是從零分進步到三分...”。


 



電影: Emmanuelle  艾曼妞

上映年份:1974 年7月26日(巴黎)

導演:Just Jaeckin

編劇:ArsanJean-Louis Richard Emmanuelle(小說)

攝影:Richard Suzuki, Robert Fraisse

音樂 :Pierre Bachelet

出品:Trinacra Film

國家:法國

語言:法語

片長:94 分鐘

主演:Sylvia KristelAlain, CunyMarika Green



*電影背景與藝術定位

《艾曼妞》(1974)由法國導演賈斯特·傑金(Just Jaeckin)執導,改編自艾曼妞·阿爾桑(Emmanuelle Arsan)的同名小說,以1970年代性解放運動為時代背景,結合東方異國情調與歐洲藝術電影美學,開創了「軟調情色」(softcore)的類型典範。影片在泰國曼谷取景,卻因當地政府查禁而轉移至巴黎拍攝部分場景,最終以全球票房破億美元的成績成為影史最賣座情色電影之一。導演傑金以時尚攝影師的視覺訓練,運用柔焦鏡頭、夢幻光影與詩意配樂,將裸露場景轉化為流動的人體藝術,例如艾曼妞在泳池裸泳的畫面,透過藍綠色調與水波折射,營造出既誘惑又神聖的氛圍。


*劇情結構與主題探討

影片圍繞外交官妻子艾曼妞(西爾維亞·克里斯蒂爾飾)的性覺醒展開:  

*壓抑與覺醒的辯證:艾曼妞從「忠貞妻子」蛻變為「慾望主體」,其轉折點包括與少女瑪麗安的同性親密、丈夫鼓勵她探索身體,以及與性愛大師馬里奧的哲學對話。這些情節試圖將性行為昇華為「自我認知的途徑」,例如馬里奧教導她「把性愛當作詩歌」,暗示肉體愉悅與精神啟蒙的統一。  


*婚姻與自由的悖論:丈夫馬里奧(阿蘭·居尼飾)表面上支持妻子的性解放,實則透過操控性的言論(如「真愛是勃起而非高潮」)將她的慾望納入自己的權力框架。這種「開放婚姻」的描寫,暴露了70年代性解放運動中潛藏的男性主導邏輯。  


*異國情調的雙重性:曼谷的街景、寺廟與市集被建構為「西方慾望的東方鏡像」——神秘、放縱且充滿禁忌。例如艾曼妞在夜市目睹的色情表演,既是對東方文化的刻板印象,也暗喻西方對異域他者的窺視慾望。


角色塑造與表演分析

*艾曼妞的矛盾性:西爾維亞·克里斯蒂爾以冰美人般的神態詮釋角色,將純真與放蕩並置。她在馬戲團觀看人蛇共舞時的驚愕眼神,與後來主動參與群交的冷靜形成強烈對比,凸顯其內心的撕裂感。  

*男性角色的操控網絡:丈夫馬里奧以「思想開明」的姿態掩飾控制慾,而性愛大師馬里奧則是父權教條的化身,兩者共同構成壓迫艾曼妞的「雙重父權」。  

*女性群像的工具化**:瑪麗安、蜂兒等女性角色多被簡化為「慾望導師」或「同性誘惑者」,缺乏獨立人格發展,反映出電影在女性主體性刻畫上的侷限。


社會影響與爭議

*進步性與保守性的糾結:影片打破當時電影審查尺度,將女性性慾正當化,吸引大量女性觀眾進電影院,被視為女性主義先聲。但部分評論認為,艾曼妞的「解放」仍侷限在男性凝視框架內,例如鏡頭頻繁特寫其胸部與臀部,將女性身體異化為觀看對象。  


*文化殖民主義的質疑:影片將曼谷描繪成「性愛天堂」,忽略當地社會的真實面貌,甚至出現泰語對白不配字幕的「聲音殖民」現象,被批評為「西方中心主義的異域幻想」。



豆粒: 5.5 粒豆 (10粒豆為滿分) 





寫作日期:2025年07月28日 

時間 : 16:10p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微故事: 挖鼻孔的風暴 2 (東加豆)

 微故事: 挖鼻孔的風暴 2 (東加豆)



(李大志)盯著那封簡訊,指尖在辦公桌上敲出焦慮的節奏。

明天?中午?海景茶居?一個人來?...這不就是威脅嗎?他腦中浮現幾幕電影的情節...(一杯熱茶潑過來)、(下一秒自己就被塞進貨櫃碼頭)。

"休想!"他咬牙切齒地關掉手機。與其被人勒索,不如先發制人。  

他連夜翻遍醫學期刊,像個考古學家一樣挖掘鼻孔的奧秘:多巴胺快感、自我安撫心理學、甚至和阿茲海默症的微妙關聯(雖然未證實)。"原來我不是變態,只是(焦慮)這東西跑進來,需要釋放它吧,太科學了!" 他興奮得像發現新大陸,順手又挖了兩下鼻孔。  

三天後,全球視訊會議上,李大志突然播放自己被偷拍的「鼻腔戰術」影片,那完完整整無刪剪的播放,全場鴉雀無聲,印度分部的老總叉燒包卡在喉嚨。  

"各位,所有團隊夥伴,今天我們探討(職場壓力管理新招!)" 他放大自己挖鼻孔的特寫:"這動作每小時幫我釋放12%焦慮,效率比喝咖啡高兩倍!,而且不傷肝(挖得太深除外!)" 螢幕上彈出數據圖表,甚至附上鼻腔黏膜養護指南。

歐洲代表忍笑到臉紅,日本團隊低頭猛記筆記,彷彿發現一種失傳已久的秘技。會後,人資部竟然收到多達過百封的申請,要求增設(辦公室挖鼻孔減壓區)。他們主動提供數字,坦然說自己每天都會挖鼻孔,三次、四次,甚至有人超過一天20次!"對!這項被醫學界正式命名為「鼻腔挖掘」(rhinotillexis)的行為,同時,也深信大家對自身清潔的要求,比如指尖、指甲、鼻翼、鼻柱、鼻頭等等。" 李大志一本正經地說。

一個月後,李大志收到(神秘人)寄來的包裹,裡面是一本叫《挖鼻孔的風暴》的漫畫,故事核心內容與人物造型幾乎和李大志一模一樣,作者筆名——(你大志)!對方還附上一張字條:"您贏了。順便一提,您左鼻孔比較有戲。" 然後在一張(廁紙)畫了一個(哈哈大笑)的表情。

"看來對方的藝術天份頗高。" 李大志喃喃自語。

對方還留下一隻U盤,打開一看,竟然是偷拍「鼻腔挖掘」完整版。李大志盯著螢幕上自己,鼻翼飛揚、指尖翻騰的畫面,

但這次他卻沒有驚訝或冒汗,反而越看越有一陣痛快,因為動作越大且多,身心靈的報告就越詳盡啊!他馬上就把影片上傳到公司內網,標題寫著:(壓力是這樣做成的:如何用鼻孔征服身心靈世界?)

從此,公司茶水間多了很多話題。"挖鼻健絡功"、"內核心挖鼻法"、"挖式鼻筋經"等等多角度的思考,彷彿不挖個鼻孔,都不算是高管壓力的群體。

完!

寫作日期:2025年7月15日 

完成時間 : 08:41a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挖鼻孔的風暴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7/1_14.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微故事: 挖鼻孔的風暴 1 (東加豆)

 微故事: 挖鼻孔的風暴 1 (東加豆)



(李大志)是個成功的中年男人,五十出頭,是一家國際數一數二的知名食品公司高層。他穿西裝像穿睡衣一樣自在,講話聲音低沉得像在安慰人,但眼神銳利得能切開牛排,而且還是帶骨的那種。


這天早上,李大志走進了一場關鍵會議,像個即將上戰場的將軍,敵人也像一架重型坦克車,是來自歐洲的競爭公司,談的是價值數百億港元的合作方案,空氣緊繃得彷彿連呼吸都得付費。


會議開始十分鐘後,李大志下意識地將右手食指伸進左邊鼻孔,輕輕一撓,再輕輕抽出,這動作熟練得像是在解開保險箱密碼,差一點就要喊出一句(芝麻開門)。


沒人注意到這(秘密動作)。偏偏,一部超微型攝鏡頭,一絲不漏地全拍下。


五分鐘後,李大志又重複了這個動作,食指在鼻孔裡(探險)

還順便瞄了對方代表一眼,那眼神有幾分得意,也有幾分自負,好像要告訴別人,他(挖鼻孔)同時也可以玩弄這份合同!。然而,他完全沒察覺,此刻他在鏡頭下的(大特寫),可能成了(挖鼻孔大師)的活教材。


第二日早上,他看著餐桌上的煎雙蛋,手機傳來一下震動,他收到一封簡訊:


"李先生,您昨天的表現得很精彩。有興趣看看自己的『鼻腔戰術』嗎?"


他心裡一驚,立刻回電,卻只聽到一句冷冰冰的語音留言:


"明天中午十二點,金鐘廣場,海景茶居,一個人來。"


李大志坐在辦公室裡,盯著電腦螢幕發呆。鏡頭下的他,極似一隻動物正在清理穴洞,醜陋又荒謬。


他看到自己這模樣,感到很羞愧。自從太太去世、兒子離家讀書之後,他就一個人,過著孤軍作戰的生活,沒有人在家等他,他也不用在家等任何人,十分鬱悶。李大志的壓力越來越大。


(挖鼻孔)有什麼稀奇?鼻孔挖了就舒服,何等平常!?


明天?中午?海景茶居?一個人來?...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7月14日 

完成時間 : 14:38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微故事: 收費的幻覺 2 (東加豆)

 微故事: 收費的幻覺 2 (東加豆)


(沈大熊)一直聽着(王小卿)發表她的偉論。


王小卿輕搖著玻璃杯中的水,水波映出她此刻狡黠的笑意。

"我只覺得,生活,其實可以不用那麼認真地掏錢,只是人們不敢不付錢而已。”她望著水中的倒影。

這一晚,走進一家寧靜小酒吧,點了杯水,準備下一階段“情感白嫖”實驗。

她頻繁出沒於高級餐廳,帶著手提電腦,表情嚴肅,幾乎沒有人看不出來,她是一位(低調)隱姓埋名的美食評論家。

那晚,在中環法國餐廳,吃完,她放下刀叉,神情凝重,自言自語:"食物毫無靈魂”、"服務員毫無生氣",一切就像未完全乾透的鹹魚"。一定要寫出來,不然,怎讓向百萬粉絲交代!?

旁邊的經理大驚,主廚也走出來,連忙免單又贈禮,免了餐費,又贈禮券。她無奈地說:“我不是貪便宜,是讓你們知,味道在心裡。”此句後,竟印在餐廳菜單封底。

沈大熊露出一抹苦笑,眼睛寫滿了(無奈中的無奈)。經理看到他的神情更心酸!這個年頭,他的薪水比一切都重要,然後,他又默默遞出一張全年半價優惠貴賓卡,給了沈大熊。

沈大熊這回笑得更苦澀,他腦中只不過是想著,王小卿真心下了功夫不在商業,不在行情,更不在人的身上,而是她精湛的戲碼,好到讓人寧願相信假也願意當成真,只要配上一點眼淚和一臉誠懇,世界就自動為她打折。

沈大熊得知,起初笑她荒唐,可看著她一次次“成功”,他心中不禁生疑:"難道社會就是這樣操作!?"

不過,世事又不是必然的。王小卿又在銅鑼灣美容店上演一幕新劇。她做完睫毛,謊稱眼睛紅腫、發癢、起斑、過敏等等,堅持退款,她神情凝重,自言自語:"技術毫無水準”、"服務員毫無專業"....一定要寫出來,不然,怎讓向百萬粉絲交代!?就在店家妥協時,她得意離開,卻不知店長已悄悄報警。警方查她手機,發現多起類似操作。

王小卿被捕了!她手上還捧著一本《消費社會的荒謬性》,她像個異端份子的教徒。

警察問:“你到底想幹什麼?”

她笑答:“我想告訴世人,社會是有(免費)的存在物。”

警察沉默片刻:“同意啊!可是不能同時忽視它的尊嚴!”

沈大熊聽聞,心中五味雜陳。

幾個月後,王小卿出獄,她沒再出現在高檔的地方打滾。有人見她在九龍城舊書店打工,薪水微薄。她不再談零元生活,不再假裝懂藝術,不再扮上流人。

某天,沈大熊在街角偶遇她,只見她推著一輛堆滿書的手推車,大聲叫賣:"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消費社會的真相,一本只要十塊錢!"

沈大熊好奇地拿起一本,正是那本《收費的幻覺》。翻開一看,扉頁上娟秀地寫著:"免費的,往往最貴。"署名:王小卿。沈大熊抬頭,看著她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她真的體會到免費的真諦了。

完!

寫作日期:2025年7月8日 

完成時間 : 12:27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收費的幻覺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7/1.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微故事: 收費的幻覺 1 (東加豆)

 微故事: 收費的幻覺 1 (東加豆)


(王小卿),三十二歲,自詡為(生活行為藝術家),無人知其來處,她一時金頭髮、一時紅頭髮、一時烏黑色的頭髮,唯獨這黑頭髮,最能襯托她那平凡無奇的面容。因為,她少了藍色眼睛的異域風情,亦無奶茶色瞳孔的嫵媚。言語間,她一時說自己是法籍華人,一時又說日籍華人,也說加洲籍華人,德籍華人。她來香港,不是為了尋夢,而是為了實踐一種全新的生存哲學,(地中海簡約主義的生活下)。


她說這是一種對資本主義的嘲諷,也是一場自我修行。旁人聽了,一笑置之。但當有人追問下去,她只說一句:"抽肥補瘦"。


(王小卿)她的理論是這樣的:"既然世界都不依照遊戲規則,為什麼她還要循規蹈矩?如果能用一張投訴單換來一件衣服,那何必花冤枉錢去買呢?如果你能靠一滴眼淚免單一頓飯,那就是一個悲劇演員,無需做個普普通通的食客。"


這天,她在尖沙咀的一間頗有格調的高檔服裝店,挑了一條連身裙子,試穿後,她突然雙手狂抓脖子,大喊布料粗劣,讓她皮膚過敏,然後什麼都不說,她的脖子紅得像辣椒,她並立即在拍片拍照,店內氣氛頓時一片凌亂和緊張。店長見狀,馬上道歉連連,只求她刪掉影片,息事寧人,並當場承諾給她一張全年半價折扣卡,店長心想:"衣服和人都麻煩,一起打包送走吧!" 

當然,根本就沒有過敏這回事,離開了那棟金光閃閃的甲級大樓,悠悠走過了幾條街,王小卿的心情才平息。她呀,她就這麼(演技派),此刻嘴角一揚,輕輕一笑,幾分得意,滿意剛才一次的默劇演出。


接下來的日子,她成了各大商場的(幽靈顧客)。今天在東區試穿一套春裝,明天在九龍廣場披上風衣,每次都能找出一堆問題:"線頭太多、拉鍊卡住、皮膚損傷、流血不止。"


死了的小昆蟲成了她的隨身包,那些都是不分花毫最好的素材,誣告商家的“最佳助手”。死蟋蟀、死蟑螂、死蒼蠅、跳蚤...。


對她來說,這是用身體去體驗社會的缺陷,她要犧牲的。


住宿方面,她更有一套。今天住在中環一家五星酒店,明天轉戰新界另一間五星酒店,後天來九龍,大後天在離島,總之,她只會住一天。因為,住過兩天的話,商家只會(買一送一)她要全免啊!"浴室排水不穩定,澡水冷得讓人難受,熱得無法接受。床單有異味,被蚊子叮著足以讓她造成心理創傷。" 當然,這一切都靠她的演技。王小卿更不會住三星那些九流酒店,一個不小心,就會有大隻佬把她打到頭破血流。


對她來說,這是現代社會的藝術,就是讓人願意為她的存在付費。


她的種種所為,原本只有她自己知道,因為她覺得自己太有智商了,所以,就從思想、計劃、行動和結果,一一告訴了他的老友(沈大熊)知道。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7月7日 

完成時間 : 13:00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微故事: 奶茶少奶事件簿 (東加豆)

 微故事: 奶茶少奶事件簿 (東加豆)


202x年6月x日 陰


麥記筲箕灣分店。


我點了一個珍寶早晨全餐,餐飲點了一杯(奶茶少奶)。收銀阿嬸眼神,彷像將要被扣人工,她答:"先生,少奶要加錢,$2.5。"


我一聽之下,雙眼快要彈出鏡頭,腦袋瞬間當機,連(Ctrl+Alt+Delete)都無用,因為電子支付已傳來(嘟)一聲。我心想:"我明明幫你慳資源,仲要罰我 $2.5? 這個世界真的倒轉了嗎?"


202x年x月2日 雨


後來,我醒醒了。他們無奶可減,亦無權可讓。所有奶茶早已由飲品機一口氣調好,奶、茶、糖三合一,連冰塊都自動落齊。(少奶)的定義,即要職員人手倒出奶來,要額外的時間,額外的人力物力,何況,(倒奶)要培訓學習呀!


我盯着櫃檯後的飲料機,彷彿見到資本主義的化身:冷靜、精準、毫無溫度。 


從前,(咖啡奶另上)是常識,服務員不會聽不懂這句話,他們還會說:"睇熱呀!" 然後順手拎出一小瓶奶,大家都有禮有節。現在,(奶另上?) 是不是意味著這是上個年代的外星語?


這年頭,(正常份量)都是變了由機器來定義。(少奶)究竟是多少?是否少過半安士?還是要看職員心情?  


我想起上個月去茶餐廳,我話要"走冰",對方反問:"要唔要加熱?" 這是什麼態度!?


202x年x月2日 晴


社會變了,快得來又懶得出奇。科技原為方便人,結果人變了配合機器而不配合人。  


我越想越氣,心頭一熱,決定成立「奶茶少奶抗爭聯盟」,會員資格:年過五十、口齒伶俐、曾被飲品機欺負過。  


聯盟未成立,我就幻想自己站在麥記門口,手持木牌,上面寫住:"還我(奶另上)時代!"  


然而,我只是默默交咗$2.5,然後對着那杯(奶茶少奶)輕輕說:"你以為加咗錢,真係少奶咩?"


我啜了一口,心中冷笑。


$2.5 的奶味,能分得出來嗎?


相隔了三天,「奶茶少奶抗爭聯盟」竟然收到了很多留言。然而,要求加入的不僅是奶茶少奶的老頭,還有(奶茶少甜)、(奶茶少冰)、(奶茶少茶)、(奶茶少...




寫作日期:2025年7月2日 

完成時間 : 13:00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