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微故事: 奶茶少奶事件簿 (東加豆)

 微故事: 奶茶少奶事件簿 (東加豆)


202x年6月x日 陰


麥記筲箕灣分店。


我點了一個珍寶早晨全餐,餐飲點了一杯(奶茶少奶)。收銀阿嬸眼神,彷像將要被扣人工,她答:"先生,少奶要加錢,$2.5。"


我一聽之下,雙眼快要彈出鏡頭,腦袋瞬間當機,連(Ctrl+Alt+Delete)都無用,因為電子支付已傳來(嘟)一聲。我心想:"我明明幫你慳資源,仲要罰我 $2.5? 這個世界真的倒轉了嗎?"


202x年x月2日 雨


後來,我醒醒了。他們無奶可減,亦無權可讓。所有奶茶早已由飲品機一口氣調好,奶、茶、糖三合一,連冰塊都自動落齊。(少奶)的定義,即要職員人手倒出奶來,要額外的時間,額外的人力物力,何況,(倒奶)要培訓學習呀!


我盯着櫃檯後的飲料機,彷彿見到資本主義的化身:冷靜、精準、毫無溫度。 


從前,(咖啡奶另上)是常識,服務員不會聽不懂這句話,他們還會說:"睇熱呀!" 然後順手拎出一小瓶奶,大家都有禮有節。現在,(奶另上?) 是不是意味著這是上個年代的外星語?


這年頭,(正常份量)都是變了由機器來定義。(少奶)究竟是多少?是否少過半安士?還是要看職員心情?  


我想起上個月去茶餐廳,我話要"走冰",對方反問:"要唔要加熱?" 這是什麼態度!?


202x年x月2日 晴


社會變了,快得來又懶得出奇。科技原為方便人,結果人變了配合機器而不配合人。  


我越想越氣,心頭一熱,決定成立「奶茶少奶抗爭聯盟」,會員資格:年過五十、口齒伶俐、曾被飲品機欺負過。  


聯盟未成立,我就幻想自己站在麥記門口,手持木牌,上面寫住:"還我(奶另上)時代!"  


然而,我只是默默交咗$2.5,然後對着那杯(奶茶少奶)輕輕說:"你以為加咗錢,真係少奶咩?"


我啜了一口,心中冷笑。


$2.5 的奶味,能分得出來嗎?


相隔了三天,「奶茶少奶抗爭聯盟」竟然收到了很多留言。然而,要求加入的不僅是奶茶少奶的老頭,還有(奶茶少甜)、(奶茶少冰)、(奶茶少茶)、(奶茶少...




寫作日期:2025年7月2日 

完成時間 : 13:00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微故事: 國王的畫框 (東加豆)

 微故事: 國王的畫框 (東加豆)


(十力卜),一位自詡為(現代藝術鑑賞家)的中環白領,今天正好是她的五十四載情。趁著生日,她決定與過去不同的舊愛們共進午餐,當然,她已經是五十歲而不是十五歲,誰還聽她細數前塵夢? 後來,她決定獨自前往(香港藝術館),享受一場(心靈與藝術的對話)。她特意穿上了新買的亞麻布裙子,手持一本《藝術界》雜誌,步伐優雅,神情專注,像是活脫脫的文化人。


展廳轉角處,一幅(木紋畫)吸引住了她。

看著那褐白交錯的天然紋路,腦袋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這是不是在質疑工業文明?" 她扶了扶金絲眼鏡,拿出手機擺拍三張,附文:"極簡與存在主義的對話,在靜靜凝視中,聽見木材的呼吸。" 隨後,馬上發到社交平台去。


正當她沉浸在自我的氛圍時,戴著白手套的館員經過,目光落在她專注的神情上,輕咳一聲,溫和地說:"女士,那只是運輸時暫擱的備用框,展品移到 C 廳了!"


時間在瞬間凝固。

十力卜的瞳孔從放大到收縮的全過程,從自信滿滿到驚慌失措,讓她覺得丟臉到了極點!腦中回響起昨天她在讀書會口沫橫飛的講評:"藝術是心靈的鏡子,只有智者才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此刻她對著那幅畫,只看見自己剛剛調整裙子、擺 pose 的蠢樣反射在玻璃上,恨不得立刻鑽進畫框裡。

回家路上,她刷到社交平台上,自己(鑒賞木框)的糗事已成熱門話題。

"看!這就是當代藝術的魔力!" *誘人*留言。

"只有十力卜才知道的派別!" *乜水*留言。

"根本是皇帝的新框!" *燒春雞*留言。

"當妳願意在空框上沉思,空框就成了妳的藝術本質呀!" *誰人*留言。


深夜,十力卜盯著螢幕,手指在鍵盤上遲疑地游移,試圖刪改著社交動態的內容。


"今日觀展心得..." 她打字又刪除,刪除後又放棄,最後,她寫下: "當我們四處尋找藝術時,它可能正躲在畫框外,冷眼旁觀我們的尷尬演出。" 然後按下發布鍵。




寫作日期:2025年6月30日 

完成時間 : 15:24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童曲: 早餐伴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

童曲: 早餐伴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

 




童曲: 早餐伴  {唱: A I -  曲/詞: 人工智豆}

歌曲來自同名的隨筆。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3/09/blog-post_21.html


 (歌詞)

兒時初升意 悠悠早餐時

香氣四溢滿 暖心樂無邊


兒歌在舌尖 溫柔撫心田

靜靜享此刻 動動食指尖


牛奶配麵包 簡單卻美好

熱粥情意重 滋養身與心


兒歌在舌尖 溫柔撫心田

靜靜享此刻 動動食指尖


父母慈愛深 伴著孩子心

早餐時刻共 心靈隨相伴


兒歌在舌尖 溫柔撫心田

靜靜享此刻 動動食指尖


父母慈愛深 伴著孩子心

早餐時刻共 心靈隨相伴



童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DSOXSq0Ow&list=PLWeR7IEFtxlrY7sqH2QVblgd0jKVr-kbl

我除了製作童曲,還有故事曲,也有寫微故事和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eR7IEFtxlqBxKZxOj52uGRInbyVmab_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寫作日期:2025年6月27日

完成時間 : 12:16pm 

東加豆


微故事+閱讀分享: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微故事+閱讀分享: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阿強),人稱(頹廢強),年過三十,遊手好閒,終日沉溺於電玩、漫畫等次文化之中。他奉行(人生躺平主義),認為努力只是庸人自擾。


這天,阿強閒逛書展,無意間瞥見一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書名聳動,直擊阿強內心:"莫非此書能解救我於水火?"


他隨手翻閱,初讀時頗為讚賞:"嗯,這本書有點意思,將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說得頭頭是道,理論也算深入淺出,容易理解。"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阿強的眉頭越皺越緊:"事情真有這麼簡單?書中強調環境決定論,那我的基因呢?難道我天生就是個廢柴?而且,若真要怪罪原生家庭,豈不是要我對父母興師問罪?這可萬萬使不得。"


阿強越想越迷惘,不禁喃喃自語:"這本書,說穿了,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心靈雞湯?看似有理,實則空洞,真能幫助我改變嗎?"


此時,一位身著唐裝,仙風道骨的老者緩緩走來,笑著說:「這位年輕人,你與此書有緣,但此書並非你的解藥。」


阿強詫異:"此話怎講?"


老者摸摸鬍鬚:"此書雖言之鑿鑿,實則過於強調原生家庭的影響,容易使人陷入對過去的執念,反而阻礙了當下的行動。真正的解脫,在於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阿強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這位老先生,莫非是隱世高人?"


老者接著說:"與其沉溺於過去的傷痛,不如放眼未來,活在當下。老衲這裡有一本《無為而治心經》,贈予有緣人,望你參透其中奧妙。"


阿強接過《無為而治心經》,翻開一看,只見扉頁上寫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阿強似有所悟,頓時心胸開闊,不再執著於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是決定活出自己的精彩。





微故事完!


書名: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作者: Oliver James 奧利弗·詹姆斯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語言:簡體中文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一書由英國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所著,康潔譯,詳細探討了原生家庭對個體心理發展的深遠影響,尤其是非正常家庭環境如何塑造人的性格、情緒模式及精神健康。


1. 內容架構與主題

本書從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切入,強調雖然基因對個體有一定影響,但環境,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家庭環境,對心理和行為的塑造更為關鍵。作者以大量科學研究、臨床案例及名人心理傳記為基礎,系統性地分析了:


*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指出基因決定論過於簡化,環境與教養方式對心理發展影響巨大,尤其是早期0-6歲的經歷。


*家庭劇本與角色:每個人在家庭中扮演不同角色,這些角色塑造了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模式。


*良心與依戀模式:探討3-6歲良心的形成及0-3歲依戀關係的類型(安全型、回避型、纏人型、混亂型),並說明這些早期關係如何影響成人的人際互動。


*自體感與人格障礙:分析0-6個月形成的自我感知與人格障礙的關聯,指出早期的照護缺失可能導致人格障礙。


*成為自己劇本的作者*:提出通過內省、心理治療、自我暴露等方法,個體可重新書寫自己的人生劇本,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2. 重要科學發現與觀點

* 童年早期的虐待和忽視會改變大腦結構,如海馬體積縮小,影響情緒調節與精神健康。


*皮質醇水平的異常與童年經歷密切相關,影響成年後的應激反應。


* 同卵雙胞胎研究顯示,兄弟姐妹間的差異更多源於不同的教養方式,而非基因。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與童年遭受虐待的關聯性極高,環境因素不可忽視。


3. 實用建議與練習

書中每章末尾附有自我審視練習,幫助讀者反思童年經歷如何影響當下的自我,並提供具體方法如心理治療、創作、遊戲等促進內省和改變。


4. 作者觀點與社會批判

作者批判了現代社會中物質主義和自私資本主義對家庭和育兒的負面影響,指出政策缺乏對兒童情感需求的關注,呼籲社會重視早期教養,改善兒童成長環境。


關於作者:

奧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是英國極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與跨領域創作者,身兼臨床醫師、精神分析專家、媒體人及暢銷作家多重身份。憑藉其深入淺出的心理學普及工作,他獲得了《泰晤士報》「國民心理學家」的稱號。


在專業領域,他專注於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長期影響,並以批判性視角探討社會文化與心理健康的關聯。其代表作包含: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Not in Your Genes)——挑戰基因決定論,剖析家庭動力的深遠作用


《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Juvenile Violence in a Winner-Loser Culture)——解析競爭社會如何形塑青少年行為


《沙發上的不列顛》(Britain on the Couch)——結合著作與紀錄片形式,揭露現代英國人的集體心理困境


詹姆斯擅長將專業理論轉化為大眾語言,透過多元媒介推動心理學的社會對話。




記得: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記得,不管是健康資訊,書籍的分享,都是參考。每個人都不同,身體結構,思想價值,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更不要弄得神化。最想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身心都感到舒適。


全篇文章完!


寫作日期:2025年6月26日 

完成時間 : 14:41p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其它閱讀分享: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Q29sbGVjdGlvbjozODU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詩詞: 哼哈詠 (東加豆)

 詩詞: 哼哈詠 (東加豆)


哼哈詠


哼哈一聲氣如龍,


丹田鼓動力千重。


排痰化瘀經絡通,


胸中鬱結一掃空。


呼吸協調身輕鬆,


情緒穩定心自容。


日日練功如飲茶,


百病不侵福壽濃。


前言:微故事


(強哥),五十有六,會計主管,兩年前迷上(哼哈功)。每日清晨,他必到公園一角,紮馬挺腹,氣沉丹田,聲如洪鐘:"哼——哈!"震得樹葉發抖,白鴿飛走。鄰居投訴他(聲如殺豬),他卻得意:"此乃丹田共鳴,氣通任督二脈!"


強哥生性固執,簡直就像一頭蠻牛,朋友都在說笑:"誰那麼不幸,竟然請了這頭蠻牛當精算師!"


有次在茶餐廳突發功,震翻侍應(阿珍)手中奶茶,潑了隔座陳師奶一身。陳師奶叉腰大罵:"癡線佬!練功練到腦生草?"


強哥訕笑:"此乃…氣場外溢。"


阿珍卻噗嗤一笑:"大叔,你個樣同便秘無咩分別喎!"


愛情,總在最吵鬧的時候悄悄降臨。阿珍原是聲樂老師,聽慣了優雅詠嘆,強哥那一聲聲(丹田怒吼)勾了她的心神。雖然粗魯如打樁,卻藏著一股原始勁道。


阿珍說道:"聲要沉,氣要綿,似太極推手"。


強哥一聽頓悟,從此把(吼聲震天的哼哈)改為了(綿長哼哈內功的歌謠)。街坊聞聲圍觀,陳師奶翻白眼:"哼到似貓叫春!" 卻偷偷錄音當手機鈴聲,(相當鬼鼠)。  


其實,強哥不是每日清晨在公園開始(哼哈功),應該說他一起來,未準備刷牙就已經開始了他的一哼一哈!當心理醫生兒子,看他老豆每朝早早在鬼叫,忍不住吐槽:"老豆,你係咪中年危機爆煲,我搵個醫生俾你耶!"


強哥反問:"你日日對住啲病人,同埋部爛鬼電腦,你有無聽過自己身體裡面的回音?"


未等兒子說話,強哥就紮下馬步,雙腳如樁穩固,腰身一沉,接著喉頭一震,一(哼!)一(哈!),重覆了五次,節奏分明,屋內的回盪甚大。兒子站在原地,耳膜接收著那些微震,胸口也有一絲壓迫感。那一刻,他彷彿真的聽見了父親體內的回音,筋骨齊鳴、氣血奔騰,像是一頭沉睡多年的猛獸。


"厲害!" 兒子喃喃自語。


哼哈丹田氣功練習






















哼哈功練習注意事項


循序漸進: 初練每日十分鐘,飯氣未消勿練功,不宜過度用力,以免造成聲帶或肌肉損傷。


呼吸自然: 保持呼吸平穩,避免憋氣。


放鬆身心: 練習時,放鬆肩膀、頸部和面部肌肉。


持之以恆: 每天堅持練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量力而為: 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練習強度,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情緒管理:若練功時感到煩躁或焦慮,應立即停練,改以深呼吸平復情緒。


環境選擇:避免在密閉空間練功,需選空氣流通處,以防二氧化碳積聚。


尋求指導: 如有可能,向專業人士請教,以獲得更準確的指導,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如高血壓人士等等。




*運動樂無窮,愉快是瑰寶。


* 請記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質,在開始任何新的運動前,請先了解自己的身體條件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寫作日期:2025年06月25日 

完結時間 : 13:45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https://tonkabean.me/


大家好,我叫東加豆,我除了寫詩,還有寫微故事和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呻吟詩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Q29sbGVjdGlvbjoxOD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