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詩詞: 肌力詠 (東加豆)

 詩詞: 肌力詠 (東加豆)



晨光初照拭塵身,


舊椅承膝歲月痕,


承諾此刻化雲煙,


筋絡鬆開百痛消,


呼吸調息尋平衡,


節奏緩控悟前因,


椅背輕撫修裂痕,


關節卻笑穩踏行。




前言:微故事


(大兄)五十有八,每天清晨醒來,刷牙洗臉過後,就是坐上那張比他還老的椅子。椅上操,是他唯一的儀式。椅子承載了他膝下的痛楚,也承載了他心底未曾言說的遺憾。


妻離子散那年,他執著於每一個形式,卻忽略了以心相待,太太終於忍不住:"我唔係要一個時時刻刻講(協議)嘅男人,我係要一個(樂意)承擔嘅人,唔係見我阿媽都好似簽咗份合同咁!我唔想我嘅生活充滿儀式感。" 


現在想來,都是多年前了。 "可能真係做錯,或者我就係一個咁嘅人。(阿冰,阿冰)阿冰已經唔係我太太了。" 大兄自言自語。


(大兄)打開了視頻,他沒有把視頻下載,他每天都打開該鏈接,"人家教得咁好,看廣告支持一下都應該吧!"


(椅上操)依舊每日進行。他在吸氣吐氣之間,聆聽自己骨節的摩擦聲,又在伸屈之間,發現心裡總有某些缺口,而且比想象中還要深。他看著視頻那位(Paul Sir),一個彷彿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面孔,五年啊...!每天都看著他,跟著他做(肌力訓練),在緩慢控制的節奏裡,學會釋放自己,接納他人。


當然,最關鍵的是,做了這個(坐式徒手肌力訓練),大兄的膝蓋不用三個月,明顯有好轉了。膝頭由痛變穩,行樓梯落腳踏實,感覺關節自己會笑,穩步前行。所以,他從來對這個運動不怠慢、不疏懶。或者,這視頻是(阿冰)推薦的。每一套動作,每一下呼吸,當大兄不明白,他還會找(阿冰)問一下。


"五年咯...還不明白?" 阿冰問。


大兄總是問非所答。


他輕抹椅背灰塵,仿佛修補心上的裂痕。呼吸與伸展之間,又像讓舊日傷痕悄然癒合。他意識到,運動每一個動作雖然重要,關鍵還是節奏、呼吸和平衡。


在(椅上操)的反覆循環裡,變成了一種理解,理解身體的有限,理解心靈的缺口。


微故事完



Paul Sir 健體椅上操  - 肌力訓練同伸展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aRFlJ1vjs&list=PLzZZCTQ-Aokzy7ZMDoRbdAnolBc9fl2q2&index=5





目標群體:中年人及長者


特別關注膝蓋健康動作設計:以椅子為輔助工具,進行低強度肌力訓練包含伸展運動、熱身動作及帶氧運動組合。


安全性:強調動作緩慢控制,避免膝蓋過度負重適合康復中或關節敏感人士。


教練背景:Paul Sir(劉保祿)為香港資深體適能教練,擁有運動科學學歷。


頻道宗旨:非牟利性質,旨在推廣長者運動習慣影片結合實用性與科學性,強調(預防勝於治療)。



注意事項

諮詢專業人士: 在開始肌力訓練前,最好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評估自身狀況是否適合。


熱身運動: 進行肌力訓練前,務必先做熱身運動,例如伸展、慢跑等,以增加肌肉彈性和關節活動度,降低受傷風險。


正確姿勢: 確保動作姿勢正確,避免錯誤姿勢導致受傷。可以請教專業教練或參考教學影片。


循序漸進: 剛開始進行肌力訓練時,應從較輕的重量或阻力開始,逐漸增加強度。不要急於求成,以免造成肌肉拉傷或其他傷害。


適當休息: 肌肉需要時間修復和生長,因此在肌力訓練後,應給予足夠的休息時間。建議同一部位的肌肉,間隔至少 48 小時再進行訓練。


注意呼吸: 在進行肌力訓練時,要注意呼吸。一般來說,在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


補充營養: 肌力訓練後,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幫助肌肉修復和生長。


量力而為: 在進行肌力訓練時,應量力而為,不要勉強自己。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運動養身心,強身健體行。

* 請記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質,在開始任何新的運動前,請先了解自己的身體條件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寫作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完結時間 : 15:15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https://tonkabean.me/


大家好,我叫東加豆,我除了寫詩,還有寫微故事和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我的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呻吟詩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Q29sbGVjdGlvbjoxODc1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微故事: 一粒會思考的沙 2

 微故事: 一粒會思考的沙 2 (東加豆)


我是(魯佰),家住香港,去到任何地區,幾乎都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我說過很多次,我不是(老伯),是(魯佰),雖然我鬍子有些白,髮根有些白,但心仍發亮的。


那日風暴後,我家窗台多了粒沙。不是普通沙,是粒有棱有角的沙,像微型金字塔,陽光一照,竟閃出點淡金,古怪又好看。


我用拇指食指把它拈起來,它不像其他沙般順滑,反而有點刺手。我把它放進玻璃瓶,本來是裝幸運星的,現在裝沙,我給它墊上棉花,就好像給它一塊小枕頭。朋友笑我:"魯佰,你竟然收集塵埃? 遲早會收集空氣!" 我沒答,因為我發現這粒沙有點怪。

它總停在瓶的某一面,像在望窗外。我試過轉動瓶身,它慢慢又轉回去,好像有著目標。夜裡我寫稿,檯燈一亮,它竟在光下閃一下,像回應什麼。我皺眉,沙怎會思考?八成是我太寂寞,或者孤獨。

那晚風狂雷暴,天文台群組沒有人知道,大家毫無準備,我沒關窗,紙張亂飛。慌忙整理時,見到瓶中的沙竟貼在玻璃內壁,像避風。我愣住,沙懂避風?我放粒米進瓶,沙慢慢移近,似觀察,又似不屑。數日後,米發霉了,沙退到最遠角,這粒沙像嫌棄那粒米。

我開始對它說話:"沙,你係咪悶?" 它不答,但我覺得它聽得到。那天,我又寫不出東西,我看著它,它閃一下,彷彿在說:"繼續啦,魯佰。"或許我瘋了,但誰不瘋?在這城市,人人都是瓶中沙,以為自己有方向,其實不過被命運吹來吹去。昨晚本來我想寫(一塊爛布的故事),因為(腦塞),後來改寫了一個(沙沙的語)的喜劇。


那日,我帶那瓶去海邊,想(放生),始終有罪咎感,還未得到它的同意,就整天整夜困著它,一粒沙不該有這樣的命運。但開瓶後,沙不動,黏著瓶。我倒它出來,它停在我掌心,像不願走。忽然風來,它沒被吹走,反貼緊我。我笑,唯有把它放回玻璃瓶裡,可能風太大,玻璃瓶多了一粒塵。

我又把它帶回家,又再放在窗台。日落時,它又再閃,像說多謝。我點點頭,繼續寫稿。沙還是沙,我還是魯佰,但我們都不孤單。

(沙沙的語)莫名其妙賣了幾百本,竟然有人記得我這名字,這事荒謬得像雨天出太陽。我寫寫寫,幾乎都不去想那些虛無縹緲的(成就)了。我寫的是為了讀者,還只是自我陶醉,我都分不清。幾年時間很快就過去,我在想:"是我改變了(沙),還是(沙)改變了我。

我想給它一個名字,想來想去,我看著玻璃瓶,除了這粒沙,還有那粒塵,那麼,不如就叫(沙塵)吧!

完!

寫作日期:2025年8月26日 

完成時間 : 14:15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一粒會思考的沙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8/1_25.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微故事: 一粒會思考的沙 1

 微故事: 一粒會思考的沙 1 (東加豆)


它是(一粒沙),懵懂地卡在荒漠邊緣,心頭沒有山般高,卻只想日落黃昏時,好歹還能閃一下,像它曾看見那個倔強的小燈泡。微風掃過,草,常常向風傾倒,野花每天都追趕著,它們絢爛美艷得讓人懷疑,大自然不應該是這樣,然而,野花的浮誇卻只是三天保質期。


(一粒沙)它叫(沙塵)。

(沙)是它的名字,(塵)是它的姓氏。朋友叫它(亞沙)或(沙),陌生人叫它(塵生)。


(沙)這粒沙不畏艱難,腳下沒有實體的腳,卻不曾洩氣。它喜歡荊途散步,痛是常態,至少證明它還未被世界回收成廢料。不過,有回收站要一粒沙嗎?沒有,一粒沙沒有回收站稀罕的,可是一堆沙卻被世界掙著要。


野草偷偷背後嘲笑它渺小,影子都比它更好,沙粒卻不妒不恨:"誰見過峽谷為野草讓路? 何況,它只不過是伴著野花。" 無數的沙粒卻穿過大峽谷,不斷滾走,一路上磨出骨頭,磨出了不像沙粒的沙粒,強韌成形。


烈日當下,它彷彿時常被宇宙遺忘,它快變成被燒焦的烤沙,難以忍受。夜裡卻成了碎石的聽眾:"...沙會被風捲走,永遠不知歸處;...沙終會沉入大海,成為歷史的微塵...沙!"。它不急不躁,只當風涼話,畢竟它還在,還是一粒沙,照樣在觀察,看萬物的興衰,似一場諷刺式的默劇,聽不到,都知道。偶爾,它用那近乎幻覺的(手),輕掃跳舞的小飛蟲,牠們聞風四散,然後紛飛,各自尋活路,它卻仍靜靜逗留。


就在(沙)以為自己習慣了孤獨,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雲層像被誰怒撕開的桌布。狂風一掃,沙塵狂被吹起,環境頓時亂七八糟,瞬間從地面的物體升上空中變成特技素材,無數的同類如洪水般快被淹沒,快被拋進未知深淵。它抬眼,風暴並不打算停止,它還聽見一把聲音在呼喊,不知道在說甚麼話,卻又似乎從它靈魂縫隙滲出的聲音。"到底什麼樣?" 沙自言自語。


(沙)是想活在微風裡,日落黃昏時,還能閃一下,而不是現在快讓人窒息的狂風。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8月25日 

完成時間 : 15:53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微故事: 電梯裡的平行線 2 (東加豆)

 微故事: 電梯裡的平行線 ... 2 (東加豆)



離開了(阿強)的座位,午後的時間突然變得拖泥帶水,我找個理由去其它部門視察、找人、轉個圈。我又在電梯間走上走落,又看著電梯門開開合合,又再感受到自己在一呼一吸,不過這次像被雷劈中三次。表妹!我腦中那齣自編自導的戀曲劇,瞬間變成了家庭倫理之歌,而且我還唱錯了調子。


(表妹)這個詞就像(卡嚓)一聲,塵封兩年的記憶櫃又再被扭開。那日在柏林的黃昏,光線將(阿遙)的輪廓塗上一層薄膜,會發光的。她的笑容,笑得像場不該醒的夢。如今,她竟然變成阿強的表妹?世界真是小得可憐,連我微弱的呼吸都被逮捕了。

我硬生生把話吞落肚,沒再向阿強多問半句。回到座位,那張請柬簡直就像一張滾燙熱辣的鐵板,燙得我手心發麻。我想起那晚的月光,想起自己差點撥開她額前碎髮的衝動。

婚禮當日,我穿上塵封已久的深藍色西裝,繫了一條妻子說我戴起來(很帥)的銀色領帶,但兄弟們都掩著半邊嘴笑。我對人生和性越來越充滿懷疑:"今日係阿強結婚,但係班兄弟好似玩緊我,定係我老婆玩緊我!?"

抵達婚宴場地,人聲鼎沸,我彷彿是迷失了方向的一隻蚊,在人群中嗡下嗡下亂撞。阿強忽然出現,一掌拍落我肩頭,笑到見牙不見眼:"喂,老友,今日做兄弟啊,幫手招呼人呀!" 唉...對阿強來說我是來暖場,對我來說是驗傷。

我不經意在人群中搜尋(阿遙)的身影,而不是(表妹)的身影。即是,我期待的是一個穿著米色風衣、灰色長褲的阿遙,可是,從新娘房出來了一個穿著一襲白色婚紗,頭上戴著皇冠,彷彿童話故事裡的公主。

她見到我,微微一動,然後露出一種似曾相識的笑容。我喉嚨彷彿再被兩年前那半粒湯丸塞住。


結婚進行曲升起,新娘子一步步走進禮堂中央,今天看到的阿強,如此高大威猛,兩人擁吻那一刻,對我來說是劇終。可是,做兄弟的不可是提早離場,我唯有一直等待字幕升到最後才離開。

我獨自一人走在街頭,美麗的月色,讓我想起阿遙在柏林車站說的 "有緣再見",原來今日我們是有緣。

我站在電梯前等候,電梯門打開,裡面空無一人。我走進去,看見形形式式的電影海報,我看到了一句話:"最糟糕的幻想人生!" 

完!

寫作日期:2025年8月19日 

完成時間 : 15:39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電梯裡的平行線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8/1_18.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微故事: 電梯裡的平行線 1 (東加豆)

 微故事: 電梯裡的平行線 1 (東加豆)


我總覺得,我的靈魂早已交給了上下班的電梯,每天按下樓層按鈕,就等於把命運交給一條條冰冷的鋼索,和與吱吱作響的滑輪,每當電梯門緩緩打開,誰也不知道會在什麼樓層遇見什麼人。


因為工作,走在柏林,順便旅遊,我走進一棟玻璃外牆的商業大廈,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商業大樓,陌生的電梯,停在三十二樓,電梯門開,站著一個陌生的女人,她穿米色風衣,髮尾微捲,正低頭看手機,女人走進來,按了 38,她抬頭,眼神交會,她突兀地說:"你係香港人?"


我說:"你點知?"


她說:"你心口嘅工作證,啲字大到咁...俾老人睇架!? "


誰知,電梯突然失靈,卡在半空:"頂!唔係丫嘛...!"

"喂!阿關,電梯壞咗,而家上唔到嚟,你幫我頂住先!" 她馬上打電話給某人。


"你都係香港人?" 我問。


她笑了笑。


原來她叫(阿遙),來出差參展順道遊覽。同鄉見同鄉,本該只是點個頭,偏偏她笑起來像雨後天晴,聲音像舊式收音機調到剛好的頻道,我鬼使神差提議:"黃昏呢道有個大型活動,妳會唔會落嚟睇?"


"會啊!準時六點半睇 Opening,你都會嚟?" 她問。


重點不在於她這樣問,而是她那雙明眸善睐讓人溶化的眼神。”

***


果然,六點十五分就看見她站在活動入口處,她彷彿要和小孩和老人掙位。(阿遙)她叫阿遙,穿的和今早一樣,米色風衣、灰色長褲,毫不造作。反而我覺得自己穿得突兀,彩藍色領呔,雞蛋黃西褲。


"你來看表演,還是來表演!?"她第一句就問。


我很面懵啦...。


整個晚上,我們聽著傳統音樂,看著傳統舞蹈,吃著德國香腸。她說話不多,但每句都像剛泡好的茶,不燙也不涼。我心裡有個聲音不斷警告:"喂,你有老婆,有兩個孩子,有按揭,有責任。" 

可另一個聲音說:"但你也有心跳,而且現在跳得很快。"


晚上月光斜照,她在拍照,她的髮絲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我幾乎想伸手撥開她眼前的碎髮,但手停在半空,像被導演喊著 Cut!。那一刻,我腦中又閃過荒謬畫面。

我打電話回家說:"我愛上別人了。"

老婆冷笑:"你交晒啲學費先,然後再講離婚同埋贍養費,咪諗住走數!"

孩子哭喊:"爸爸,我係要玩具,唔係要玩半邊血緣怪嬰...嗚..嗚.."

銀行來信:"貸款違約,請盡速處理。"


***



終於,理性戰勝感性。傍晚,我們在車站道別。她說:"有緣再見。" 我點頭,轉身,喉嚨像塞了半粒湯丸,吞不下,咳不出。


我獨自踱步走到一部電梯前,伸手亂按幾個數字,電梯門又開又合,彷彿像我的呼吸,吐出來一口悶氣。


兩年過去,生活如常。開會、報告、接送孩子、陪老婆看《婆媽劇》重播。我以為那日只是記憶裡一幅褪色的幻燈片。


直到今天早上,走進辦公室,桌上靜靜躺著一封請柬。打開,新娘的照片笑得燦爛,是阿遙。


我衝進隔壁辦公室,把請柬掉在同事(阿強)桌上,聲音顫抖:"你...你結婚?咁突然呀!新娘子都未見過,幾時識㗎?"


阿強抬起頭,一臉愕然:"我阿媽都未咁樣問我噃!"


"我問你呀!" 我知道當時,我是情緒失控。


阿強緩緩說: "她是……我表妹,請柬俾你呀!嗰日幫手呀...。"


空氣瞬間凝固,我張著嘴,像條被扔上岸的死魚。



待續....


寫作日期:2025年8月18日 

完成時間 : 14:32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







待續....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微故事: 五十歲以後... 2 (東加豆)

故事: 五十歲以後... 2 (東加豆)



(李佰柏)獨自站在筲箕灣那間塵封的書店門外,晚風吹亂白髮。(被遺忘五十人)網站失效,群組消失,像一場愚人節玩笑,而他,是唯一信以為真的傻瓜。他抽著一支煙,這個時候醫生、老婆、爸媽的忠告訓都拋諸腦後,尼古丁在空氣中緩緩擴散,揮之不去,濃一點,影像就清一點。

想起論壇裡那些五十上下的靈魂,他不知道,人們是否像他一樣是否已經消失,還是社會的聚光燈太刺眼,把他們調節了背景模式。李佰柏吐煙,煙霧中,彷彿看見自己也快變成了一張硬照,被釘在一幅殘舊牆壁的某角落。

他決定去找答案,他不是要拯救世界,是自救。他漫無目的走在筲箕灣一條條街上,一排排的高樓像一排排的排骨,醜陋而讓人窒息,兩旁高樓一時新一時舊,毫無美感。"假若突然骨牌效應,條條排骨都塌下來,那麼壯觀啊!反正世界都不要他這樣一個五十*+*的人。" 李佰柏自言自語。但又感到慚愧和難過,為什麼忽然嫌三嫌四?二十幾年來一直都住在這裡,留下攝影數千幅,回憶一大堆。

他轉身又回去那間陳舊書店,門虛掩著,店主沒有把門上鎖,不過,上不上鎖也沒關係,裡頭的書脊脫落、封面泛黃、主題乏味,像一群五十*+*的失聯的人,那些書,攤在街邊也無人看一眼,不如擔心被控告阻街罰錢好過罷。

"要咩呀!" 有個老人突然伸出個頭來。

李佰柏回過神來,他知道剛才一切都是空想的。不過既然來到,他就決定沉浸在這裡,雖然這裡散發著陣陣的霉味。

雜亂無章的書本,書目有些很陌生,有些都看過,有些未看過但聽說過。李佰柏若有所思,他曾想過要寫一本書,是他年青時想過做的事,成年了,也曾延續過這想法。他喜歡攝影,喜歡用鏡頭捕捉時間的碎片,可惜,後來只拍過無數幅老闆的臭臉,和老婆埋怨的嘴臉。

他抽出幾本殘舊的攝影雜誌和、攝影相關書籍,一翻開,紙頁紛紛離家出走,黃斑處處,很臭,李佰柏還是呆在這裡一整個夜晚。

他回家,翻出塵封的相機,完整無缺,他就開始在街頭巷尾拍照,他知道不會像年輕一樣,儘管什麼都不一樣,李佰柏還是記錄那些被忽略的風景,那些不起眼的人。比如正在買廉價東西的人,正在看路牌的人,在殘舊大廈等電梯的人,在銀行排長隊的人,還有在公園圍在一起下棋的老漢,在鏡頭下,彷彿每一步都像在算計著人生的殘局。

數月後,李佰柏忽然收到訊息,訊息來自(被遺忘的五十 *+* )他連忙登入網站,群組可以發訊息。奇怪的是,網站和群組的訊息一切如常,好像沒有斷片過,大家每天都在聊,依然談論(被遺忘)的事、(被隱形)的事。

李佰柏想不通,越想越頭痛。既然解不通,不如把最近的攝影集,全都給大眾分享,然後大被蓋過頭睡著了。


第二日醒來,手機累積了數十條訊息,群裡成員都急著(認頭),說李佰柏發過來的照片就是(他!),是(她!),是(他和她!)。甚至把個人照發給李佰柏,以表明沒有講大話。

這刻,李佰柏頓時有些感悟,是不是(隱形)都不重要。他們沒有隱形,只是一直在鏡頭下生活,在自己的故事裡。

而他自己繼續用鏡頭記錄世界,記錄那可能被遺忘的景物,也記錄著他自己的一點一滴。







完!

寫作日期:2025年8月13日 

完成時間 : 17:00pm

圖. 人工智豆

文. 東加豆



相關故事:


五十歲以後 1 

https://tonkabean2016.blogspot.com/2025/08/1.html




我除了寫微故事,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https://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https://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https://matters.town/@tonkabean/collections